宜蘭縣政府
|
1 |
宜蘭縣立中山國民小學 |
機器人與我 |
 |
 |
2 |
宜蘭縣立岳明國民小學 |
無尾港水鳥保護區內爬蟲類與哺乳類動物田野調查研究在濕地生態教育與棲地經營管理應用之研究(第三年計畫) |
 |
 |
3 |
宜蘭縣立頭城國民中學 |
新烏石港興建對頭城地區自然環境變遷及資源再利用(漂流木)之研究 |
 |
 |
4 |
宜蘭縣立二城國民小學 |
形成科展議題與研究結論對學童進行科學展覽活動之重要性 |
 |
 |
5 |
宜蘭縣立員山國民中學 |
遊戲引入科學課程探討學習者之學習成效 |
 |
|
6 |
宜蘭縣立員山國民中學 |
V圖導入科學主題營探討學習者電化學的相關概念影響 |
 |
|
7 |
宜蘭縣立員山國民中學 |
以社區資源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
 |
|
8 |
宜蘭縣立七賢國民小學 |
『不紙如此』--員山鄉濕地水生植物調查暨探究水生植物造紙的可能性 |
 |
 |
9 |
宜蘭縣立復興國民中學 |
『鹽自海洋』教學模組開發及其實施成效之探討 |
 |
 |
10 |
宜蘭縣立碧候國民小學 |
細數老祖宗的襲產-南澳地區特殊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 |
 |
 |
花蓮縣政府
|
11 |
花蓮縣立北埔國民小學 |
花蓮縣美崙台地及七星潭海濱特殊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 |
 |
|
12 |
花蓮縣立太昌國民小學 |
海洋教育動起來─以「多元科學閱讀」教學模式融入國小低年級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第2年計畫) |
 |
 |
13 |
花蓮縣立中正國民小學 |
已POE觀點探討小組互動學生概念改變之影響 |
 |
 |
14 |
花蓮縣立花崗國民中學 |
秀姑巒溪鄉土科學教材研究 |
 |
 |
15 |
花蓮縣立花崗國民中學 |
花蓮縣北區「國際大毒草-銀膠菊」的分布調查研究和生物多樣性保育宣導 |
 |
 |
基隆市政府
|
16 |
基隆市立安樂高級中學 |
科技融入高一補救課程之研究-以數位筆記本為例 |
 |
 |
臺北市政府
|
17 |
臺北市私立開南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
原住民中小學『自然及科學創意活動』列車-結合創意與發明的科學體驗之旅 |
|
 |
18 |
臺北市市立萬芳高級中學 |
探討中學生恆定性概念的心智模式與發展 |
 |
 |
19 |
臺北市市立大屯國民小學 |
大樹公寓資源與觀察課程研究 |
 |
 |
台北縣政府
|
20 |
臺北縣立興南國民小學 |
節能減碳飆創意-太陽能科技創造力發展計畫 |
 |
 |
21 |
臺北縣立興南國民小學 |
「數學王」VS創意腦-網路化數學教材平台建構與推廣III |
 |
 |
22 |
臺北縣縣立林口國民中學 |
摺紙數學與資訊融入教學之課程研發、實作與推廣 |
 |
 |
23 |
臺北縣縣立林口國民中學 |
林口臺地螞蟻相研究 The Ant Fauna in Linkou Tableland(Hymenoptera: Formicidae) |
 |
 |
桃園縣政府
|
24 |
桃園縣立武漢國民中學 |
武漢國中假日科學廣場 |
 |
 |
新竹市政府
|
25 |
新竹市立建華國民中學 |
「創造思考的潛能開發」-LEGO機器人創意思考成長課程 |
 |
 |
26 |
新竹市立培英國民中學 |
動手動腦玩創意科學系列活動 |
 |
 |
新竹縣政府
|
27 |
新竹縣立中山國民小學 |
應用WATA網路評量系統澄清國小學生自然科學學習迷失概念成效之研究 |
 |
 |
28 |
新竹縣立照門國民小學 |
新竹縣「霄裡溪」生態調查與環境教育鄉土教學補充教材之發展研究 |
 |
 |
金門縣政府
|
29 |
金門縣立金湖國民中學 |
金門鄉土自然領域主題教學模組之研究與推廣 |
 |
 |
北區隸屬本部學校
|
78 |
國立蘇澳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 |
宜蘭地區太陽能科學教育教材研發 |
 |
 |
80 |
臺北縣私立南強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
問題解決理論技法運用於汽車科學生進行太陽能節能車創意競賽之研究 |
 |
 |
81 |
國立三重高級中學 |
建模歷程與多重表徵模型融入高中化學教學以提升學生表徵與建模能力-以晶體與分子間作用力為例 |
 |
 |
82 |
國立三重高級中學 |
探究式教學融入科學營活動以提升學生的科學技能、解釋與問題解決能力 |
 |
 |
87 |
國立羅東高級中學 |
羅高時光-日影記錄及天文觀察 |
|
 |
90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
圖解生物實驗手冊編輯計畫(第4年) |
 |
 |
91 |
國立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
讀寫結合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環境素養影響之研究 |
 |
 |